林业经济问题

ISSUES OF FORESTRY ECONOMICS

林区改革发展

  • 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伊春为例

    马明芹;郑德胜;

    以伊春为例,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具有发展模式种类多样但重点培养特色产业、产业链初步形成且产业布局趋向合理、建立多种类型的生产基地且品牌建设凸显地域特色、围绕培育特色产业而发展技术推广服务等特点,同时存在发展规模较小、经营管理较为粗放、缺乏人才人力支撑等问题,以及体制、资金、原料、技术、观念、政策等制约因素。基于重点国有林区发展的战略选择,提出重点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必须采取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精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科技支撑,建立技术人才队伍;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产品品牌影响力;深化国有林权配套改革,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升级等对策建议。

    2017年03期 v.37 1-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281 ]
  • 林下经济发展促进了林区经济转型吗?——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

    王玉芳;郭娟;周妹;李珏;赵明鑫;

    基于2000~2015年林下经济发展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VAR模型,运用Eviews 6.0检验了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协整关系,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2000~2015年期间,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林下经济发展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林下经济发展中的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贡献度最大,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的贡献度次之。因此,建议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短期内可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中的林下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等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较大贡献度的林下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进行"内涵式发展",合理利用和发展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贡献度较小的林下经济中的其他行业,在助力经济转型时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大量有用的人才。

    2017年03期 v.37 10-1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260 ]
  • 农户收入多样性及对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基于辽宁省清原县的实证

    司亚伟;李旻;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抚顺市清原县219户进行调研,并构建农户林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实证的角度考察农户收入多样性对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⑴清原县农户林地流转意愿不强,各地区农户林地流转意愿存在差异;⑵不同流转意愿农户的收入多样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⑶随着农户家庭收入多样性水平的提高,其流转林地意愿的概率将会变小,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转入意愿模型上。因此,建议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吸引青年回乡创业、严格控制采伐指标、鼓励林业的专业化生产、加大对林业政策的宣传力度。

    2017年03期 v.37 17-2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2 ]

林场改革发展

  •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内蒙古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研究

    郑洁;冯彦;戴永务;

    基于2014年的内蒙古国有林场的相关数据,运用DEA与SFA相结合的三阶段DEA模型,对内蒙古57个旗县市国有林场剔除环境因素、随机误差影响前后的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区位和人力资本因素显著降低了投入松弛程度,能够有效提高国有林场生产效率;交通基础设施因素对降低在职职工人数和林地面积投入松弛影响显著,而对固定资产和营林生产投入松弛影响不显著;制度环境对降低在职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和营林生产投入松弛影响显著,而对林地面积投入松弛影响不显著。经过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内蒙古各旗县市国有林场整体的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从空间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的国有林场效率相对高于中西部地区。

    2017年03期 v.37 23-2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67 ]
  • 股份制家庭林场发展初探

    李琳森;王毅卓;张旭锐;

    梳理了股份制家庭林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结合福建沙县股份制家庭林场运作案例来深入剖析股份制家庭林场的发展内涵及思路。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股份制对发展现代林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发展股份制家庭林场的政策建议:应大力宣传,提高认知;支持培育,壮大股份制家庭林场的典型样本;明确相关法律;开展林地经营权入股新型经营主体试点。

    2017年03期 v.37 30-3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3 ]
  • 县域国有林场发展水平测定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王美力;陈文汇;

    随着林业地位的提升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县域国有林场发展水平测定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河北省154个国有林场数据,从县域的角度研究国有林场的发展水平,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方法和功效系数法计算61个区县国有林场发展水平,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从整体来看,不同区县国有林场发展的得分差异明显。从指标体系的5个项目来看,林场自我发展潜力最为理想,表明国有林场有较好的自我发展前景;国有林场的社会贡献度和森林资源状况水平较低,需要提高整体的森林资源质量,才能更好地发挥林场的生态、社会效益。

    2017年03期 v.37 35-4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45 ]

森林生态旅游

  • 森林旅游业发展融入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

    张颖;

    以江西省吉安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背景,分析了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景观、旅游资源、生态文化等结合不够紧密,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及其对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作用与贡献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城市绿地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维护上考虑不足。因为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城市森林资源质量和优化城市森林资源结构,因此针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背景,提出了建设森林旅游示范目的地、"森林人家"示范点,完善森林旅游示范设施,加快推进森林旅游服务体系工程等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对策。

    2017年03期 v.37 41-4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87 ]
  • 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内容效度检验——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丁振民;黄秀娟;朱佳佳;

    基于抗议支付视角,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建立Mlogit模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内容效度,并利用Logit模型对抗议支付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游客的"零支付"类型能有效地被关键变量识别出来,说明游客能够较好地理解问卷内容,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认为CVM在评估森林景区的游憩价值中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游客个人收入、距离、性别以及年龄均对"抗议支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Logit模型预测"抗议支付"的正确概率仅为69.4%,影响"抗议支付"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识别和验证。

    2017年03期 v.37 46-5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31 ]

林业金融保险

  • 林权抵押、信贷约束与林农信贷可得性——基于一个静态博弈模型的分析

    金银亮;

    通过设计博弈模型,讨论了单期博弈下的信贷约束、在假设条件下的动态及重复博弈分析以及林权抵押改善信贷约束。首先确定信贷存在利率约束,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对林农等信贷需求者采取信贷约束措施;在动态和重复博弈中,银行和林农之间的均衡策略为合作,也即银行放贷,林农还贷;通过抵押担保模型发现,森林资源可以降低银行的预期贴现。因此,提出继续确定林权抵押政策的确切内涵、增强团体贷款能力、政府分担银行部分信贷风险等相关建议对策。

    2017年03期 v.37 51-5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53 ]
  • 中国政策性森林保险的政策演进与展望——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回顾

    李文会;张连刚;

    基于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视角,分析中国森林保险政策存在的背景,从保费补贴、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试点与推广、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互助合作保险的角度分析"一号文件"中关于中国森林保险的政策演变,提出加强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森林保险的配套措施建设、完善森林保险的补贴政策、健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完善性的建议。

    2017年03期 v.37 55-5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24 ]
  • 突破中国林业金融发展壁垒的政策建议

    丁建臣;赵丹丹;

    林业经济发展资金缺口压力加大,发展林业金融面临制度缺失、机构偏倚、资金短缺、工具有限和服务质量低下等诸多现实壁垒。基于制度经济学角度,建议加快推进中国林业金融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启动政策性林业金融建设工程,不断提升林企和林农抗风险能力,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林农利益间关系,积极组建中国林业发展基金。

    2017年03期 v.37 60-6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88 ]

林业产品贸易

  •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张少博;田明华;于豪谅;胡明形;王春波;刘祎;

    基于国家林业局发布的《2016中国林业发展报告》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林产品年鉴2014》的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与特点。结果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增长速度快、贸易顺差大、贸易规模大、占世界比重高,是木质林产品贸易世界第一大国,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明显呈现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的加工贸易特征,产品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均高度集中,产品进口市场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也比较集中,进口贸易产品价格上升,出口贸易产品附加值低,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为此,中国应适度控制木质林产品贸易增长速度和贸易规模,打破"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着力提高国内木材资源供给能力,分散进口木材供应渠道,以质量竞争、品牌竞争取代数量竞争、价格竞争,优化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走效益为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2017年03期 v.37 63-6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437 ]
  • 中国输美木地板企业遭遇双反调查的影响实证分析

    蒋宏飞;陈勇;

    采用GTAP模型对中国发展美国市场的复合木地板企业2010年起遭受双反调查的不利影响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双反税的征收能使中国出口美国的木制品数量骤减。鉴于此,建议中国木地板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保持供应链的合法和可追溯性以应对类似的贸易调查。

    2017年03期 v.37 70-7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4 ]
  • 家庭异质性因素对城市家庭茶油购买行为的影响

    卢素兰;黄培锋;

    利用实地调查数据,通过独立T检验、方差分析、Scheffe多重比较方法检验家庭异质性因素对城市家庭茶油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家中是否有60及以上的老人、家庭主要采购者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家庭成员是否有过重大疾病在茶油购买行为上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而在家中是否有12岁以下儿童、家庭主要采购者的年龄、家庭主要采购者的性别、家庭年收入、家庭类型5个指标上都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认为相关企业的管理者应锁定多代家庭为目标群体并实施针对性的营销计划和倾斜方案及应重视女性和30~50岁群体在家庭购买中的角色和作用等启示。

    2017年03期 v.37 74-80+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5 ]

林业产业经济

  • 劳动力老龄化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杨水生;徐秀英;符椒燕;徐堇寒;

    利用浙江省安吉县6个行政村101户农户243块竹林地块的相关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劳动力老龄化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劳动力老龄化降低了竹林生产技术效率。样本地区竹林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仅为66.68%,效率损失严重;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技术非效率,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及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249 2、0.358 9、0.252 8;在控制变量中,竹林收入比例、家庭劳动力规模及竹林地是否为租入地块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经营竹林地块数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提出提高竹林生产资本投入量及农户竹林生产收入水平、建立和完善林地流转机制以便降低林地细碎化程度、加强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入等提高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对策建议。

    2017年03期 v.37 81-8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8 ]

管理论坛

  • 林业经济学科建设的思考

    李周;

    学科建设是同科学研究相联系的。狭义的科学研究是指在现有学科体系里寻求知识增量、纠正知识偏差、进行知识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的活动。广义的科学研究除狭义的科学研究外,还包括应用现有学科知识解释现实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活动。所谓学科建设就是把狭义的科学研究中获得的新成果充实到学科体系中的活动。学科建设的任务是使学科体系更加完备、学科知识更加精准,使其能解释更多的经济现象和解决更多的经济问题,使他人能更容易地掌握和应用学科知识体系。开展学科建设,首先要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其次要组织好学科建设团队,第三要构建学科建设激励机制。中国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比较和分析这些不同,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证据,发现各种各样的智慧,总结出各种各样的经验,抽象出各种各样的范式。学科建设规划要有阶段性、优先序和可及性,要选好团队领军人物、细化团队结构和动态优化团队,要确定学科建设任务、设置预研性课题,要做好文献综述和方法论评估,并针对学科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学科建设规划、方案、路径以及领军人物和成员的调整。

    2017年03期 v.37 88-9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8 ]
  • 下载本期数据